Mark Rowswell

大山的讲演

作为第一代洋留学生,大山是如何融入当地社交圈

最早其实就是高中毕业那年,才开始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产生了一些兴趣。就是十八九岁的小伙子(young lad)想走出去看看世界。加上那时候是83、84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。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(rapid progress)引起了世界的关注。所以觉得学这么一个东方古国的文化和语言其实也可能将来在中国,中外交流上有一些用。来学习本身就是学一个跟自己文化自己环境不同的东西。吸引我的就是这个差异(difference)。没有差异我学它干嘛,是吧。包括来到中国留学,就是为了来到这个环境里,到这里去感受一些不同的经历。所以没有什么来了以后不适应什么的。有发现一些饮食也好,习惯也好,就是跟自己截然不同(total different)的,反而觉得,这有意思,去接触(contact)一下,去感受一下。我在北大也是,就是看北大都有一些什么样的课余的俱乐部(club),自己去报名,去参加。他们挺惊讶(startled)地说,我们这个俱乐部不想到外国留学生也来。他们也有这个意识:好像你们有你们那边的事,这是我们这边的事。今天你来了,没想到。没想到是第一步。第二步是什么呢,就是欢迎。来了好啊,交个朋友吧,就是这样的。所以我觉得抱怨很容易,但是往往关键(key)是看自己。你会不会把自己的泡沫(bubble)先打出去。你不主动打破你自己的生活圈子(circle),确实是很难进入到人家的圈子。然后我们就会彼此抱怨:“他们很封闭(isolation),不欢迎我们。” 其实不是,是你没有主动地迈出这一步。如果你主动打进去,主动去认识朋友,会发现他们很欢迎你,他们还很热情。第一步是自己迈。

作为家长的大山,如何开始孩子的语言启蒙教育

虽然有的人担心接触外语太早会影响孩子的发展,教育专家基本上是相当普遍的认为(就是)从小接触不同的语言对脑力发展,开发智慧(intellect)是有帮助的,并没有什么矛盾。那么在我们家里也注意到这个问题。很明显的就是我们家里说的语言和爷爷奶奶不一样,那么会不会有一些混乱(disorder)。我发现孩子一点都不混乱。从早开始就知道,跟父母是这么说话,跟爷爷奶奶是那么说话,他还没有形成语言概念(concept)的时候,他就知道奶奶是这么说,妈妈是那么说。孩子的脑子是非常灵活(agile)的。对他来讲,并不是严格地归到什么体系(system);这个体系不完整的时候,就会混乱。这是没有的。我还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,一个加拿大华侨好朋友,他家里是广东的,但是奶奶是客家(hakka)人。就是奶奶在家说的方言(dialects)跟爸爸妈妈的不一样。爸爸妈妈说广东话,奶奶说客家话。反正大家都习惯了。他是长到20几岁的时候才明白原来奶奶说的语言跟爸爸妈妈说的不是一回事。我以为奶奶就是怪怪的,或者是口音比较重,根本就没有那种不同语言体系的概念。

从语言教育到文化培养

我们作为一个跨国家庭也是很注意两种文化的培养。因此只要他们在加拿大上学,我们在家可能更多还是一些中国元素。在家里尽量多说中文。语言上的问题是什么呢,我发现孩子很小的时候,三、四岁上幼儿园(kindergarten)之前,实际上他的语言环境还是相当的纯正(pure)的。他生活的环境百分之百就是家里,除了爸爸妈妈就是爷爷奶奶,就是兄弟姐妹。那么上了幼儿园以后,才开始接触到社会同龄的孩子。那个时候我们才意识到,儿子长到四岁了英文不太流利。我记得特别清楚的一个小环节(detail)就是上幼儿园的时候,我们还得专门教他如果你想上厕所怎么跟老师说,不像我们在家里说的那样。你跟老师得这么说。我们一直很注重汉语的培养,没想到他英语这么初级!当然孩子可塑造性(educability)很强。上幼儿园折腾()两天,基本上语言上跟当地其他孩子没有任何障碍(hurdle)。那么从此以后,就是要一个家里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区别。这个时候可能更得注重家里另外那些文化的培养。

大山语言教育的秘籍

对语言分开来说,我们还说比较注意的。你看就是我说中文的时候,我也是从来不会掺插(mixed with)英文词。个别情况,有时候比方说一些术语,或者一些特殊情况,可能会偶尔去蹦。你比如说我说英文的时候提到相声(comedic talk-show),我可能还会说一些相声的行话(jargon)。但是我们总体来讲,还是比较注意语言分开;就是说中文的时候,就是中文。说英文的时候就是英文。所以这方面还是需要家长的一些引导,语言还是尽量分开。